正月初一点灯祈福?正月初一如何祈福

admin 344 0

本文目录一览:

大年正月初一祈福去哪 祈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去哪里祈福好

祈福就是向神明祈求愿望的活动,一般去的地是寺庙,主要的仪式就是烧香。烧香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汉人烧香,少数民族绝大多数也烧香,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无处不烧,无处不香。其实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有烧香的习惯了。现存文献《诗经》《尚书》已有记载,则其起源必早于诗书时代即西周。古代的百姓几乎做什么都要烧香。拜祖宗的时候要烧香,敬天地神佛各路仙家的时候要烧香,对动物要烧,对山川树木石头要烧。逢年过节要烧香,因此正月初一烧香祈福是很流行的。

祈福祝福语

1.无论你身在何方,都希望你平安,快乐,健康。

2.愿你的心更清净,事业蒸蒸日上,爱情甜甜蜜蜜,智慧多多,收获多多,朋友多多,友情多多,万事顺心,吉祥如意。

3.叩拜佛祖,保佑我逢凶化吉,平安渡过此难。

4.岁月无情人有情,日积月累靠经营,快乐生活心安宁,辉煌事业伴你行,合作脚步不能停,共祝未来笑盈盈。

5.愿你快乐,愿你幸福,愿你新的一年平安如意!

6.我的心愿是:愿每天有个好心情,万事顺利,千事顺心。

7.长路漫漫,青春常在。真心祈祷,健康陪伴,真心祝愿。

祈福要注意什么

拜佛的时候,不仅要诚心诚意,还有一些点是需要注意的。拜佛礼节:前来拜佛的人心要虔诚,手要干净,由于手要作揖,要拿香所以要干净。前来拜佛在殿内说话要留意,勿议论,勿喧哗。不要对任何佛像指指点点。因为前来拜佛的人比较多,大殿内蒲团比较多,需留意,烧香拜佛时来往不要跨过蒲团,不然会被视为不敬。烧香数目:烧香拜佛,香的数目也是有讲究的。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是烧香再叩头。这也是最高的规格,在平时烧香拜佛,三根是最合适的。

大年初一烧香有什么讲究?什么禁忌?

大年初一烧香讲究:

1、香的类型:三炷为自己祈福,六炷为两辈人祈福,九炷为三代人祈福。而十三是一个极致,十三炷香就是功德圆满的高香。

2、拿香方式:烧香应该是左手拿香,右手拿烛,因为常人用右手杀鸡剖鱼,如果是左撇子的话,则反之。

3、烧香动作:烧香时,先点燃香,要越旺越好,人们就常说香火旺盛。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握住香,高举过头顶作揖。

4、烧香流程:先烧香后磕头。在寺庙内有很多菩萨,如果愿意,可以一尊一尊的拜过去;如果时间不允许。只需在大雄宝殿前烧。

禁忌:

1、香不能叫“买”而应该叫“请”;自己请自己的香,不能由别人付香火钱。

2、点燃的香只能向上方一提来使燃烧的熄灭,千万不能用嘴去吹灭。

3、烧的香不能用断香。

4、女人例假来的时候不要去上香。

5、庙里的磕头用的垫子中间那个是给出家人拜佛用的;男人跪拜用左边的,女人用右边的。

扩展资料:

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

1、表示虔诚恭敬供养三宝,以此示范接引众生。

2、表示传递信息于虚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宝加持。

3、表示燃烧自身,普香十方,提醒佛门弟子无私奉献。

4、表示点燃了佛教徒的戒定真香,含有默誓“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喧、痴”意,佛并不嗜好世间大香贵香,但却喜欢佛弟子的戒、定、真、香。

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

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

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中国有很多的城市都有着自己各种各样的风俗和习俗,在很多地方或许都有着过年要点灯的习俗,但是各地的说法和讲究都不太一样,那么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呢?

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1

湛江正月点灯习俗介绍 为什么要点灯

在湛江龙头镇,在正月里点灯是一个拥有500多年历史传承的习俗。

“点灯”就是抬着村里的神相到家里来祭拜,祭拜仪式上会有道士穿着道袍、带道冠,双手俸“朝讲”,在神像面前背涌道文做“法事”。每年春节期间各村庄因各自的“村俗”不同而自定不同的“点灯”吉日。

“点灯”在湛江有些地方是只有生的是男孩才可以点,村里每年第一个出生的男孩称之“灯头”,第一盏灯点的就是他的灯,随“灯头”后出生的称为“灯仔”,“灯仔”们是抽签来轮点的。

每年出生的“灯头”必须在来年的春节完成“点灯”法事,不可以延期下一年,而“灯仔”则可以。“点灯”在龙头镇当地可是村村有,祭品大略相同,不同的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好过了

有些村民还定制了蛋糕一起祭拜,有步步糕(高)升的寓意!还有些村庄“女丁”也可以点,但要“男灯”点完才可以点“女灯”,因为男人是“先生”。

在点完“小灯”后第二天,“灯头”会得到彩旗开路,锣鼓喧天、乐器齐鸣、狮子欢送的待遇,将“灯头”护送到该村的土地庙(又称境址庙)里高挂。据说,谁家想来年想喜添男丁的话,就等“灯头”在土地庙挂好后,去抢花灯底下悬吊的“灯卵”。

元宵节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村里的大小花灯都会汇集在土地庙前,连同“灯头”的花灯(俗称“大肚灯”比“灯仔”的花灯大许多)一起烧毁,这样就结束了该年的“点灯”会事。

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2

“上灯”的由来

在客家,“灯”是方言“丁”的谐音,又是光明、希望、灯火燎原、生生不息的象征。客家人从中原祖地一路披荆斩棘,最后落户在现闽粤赣三地交汇地区,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客家人形成了族群团结,共同御敌的生存需要,由此产生的客家人尊祖念恩的传统,借“灯”庆祝“添丁”。

"上灯“即添丁

在客家宗族社会,凡是男孩都要举行“上灯”仪式,一生只有一次。“上灯”者年龄不分大小,刚诞下不久的男孩叫“升新丁”,年龄比较大的,因多种原因没有举行此种仪式的叫“升老丁”。因此,“上灯”实是各姓各族为当年新添男孩而举行的庆祝活动。

"上灯”的时间

每年,凡本姓本族有“添丁”(即生有男孩)者,必须在祖祠上厅挂上一盏新灯笼(谐“新丁”)。“上灯”的日期最早为正月初九,最迟为正月十九,但多为正月十五前后一两天。“上灯”意为向祖宗汇报,某家添了新丁。

"上灯"的形式

“上灯”时要办“三牲”,酒果敬祖公及天地神明,讲究的还办“上灯酒”请亲友团聚、祝贺。此俗在客家聚集地区,其礼节更繁

而且有所演变,他们在“上灯”后,中间还要“暖灯”(是“上灯”过程中的一项活动,不能说是“暖灯节”)。最后才“敬祖谢天地”,非常隆重热烈,有“一家添丁,全村庆贺”之气氛。

“上灯”习俗的改变

生了儿子的客家人在来年的元宵节这天就要在自家祠堂里上灯,即挂上一盏精美的灯笼,然后请村里有尊严的老人,抱一下男孩

并把他的名字正式写进族谱里,男孩就正式成为了这个家族的一员,之后摆下酒席,宴请全村的男丁前来喝酒。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现在很多生女儿的也闹灯,女儿也进入族谱。

客家上灯习俗历史悠久,有的几百年,有的上千年,这种习俗现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深刻地体现了客家人的优秀文化继承意识

广东人点灯是什么意思3

粤语中“丁”与“灯”同音,添灯即为添丁。广东某些地方添了男丁的家庭就用“点花灯”来庆祝添丁之喜、庆祝后继有人、同时也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整个过程分三个步骤:点 灯,开灯,结灯。

家里生下男孩,长辈就会去纸扎店订制纸灯。正月初一“点灯”,把这些纸灯悬挂在家中、本家宗祠、本村庙堂,由爷爷点亮花灯。纸灯八角形,外面描花贴画,里面吊着一个盛油的`小碟用来点亮发光,下方挂着几个小纸袋,里面装着红枣、花生、桔子、慈菇等寓意美好的物品。

在宗祠悬挂时,还要将男孩的生辰八字和名字录入族谱。接着就摆开灯宴,正月初二至十五的某一天,具体哪天主家自己定,邀请同族和亲戚朋友饮灯酒。也有一个村或者一个家族一起摆开灯宴的。“结灯”就是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把所有花灯取下来升天(就是烧掉),向天祈福。

其中的重头戏是开灯宴。“饮灯酒”是广东一些地方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之一,称为“贺灯”。亲朋好友要给“灯仔”送压岁包或者“红袍”(红色的衣服),主人家也会给予回礼。

“灯酒”一般是摆在村里的祠堂或者酒楼。中国作为一个以食为天的民族,对于任何喜事的庆祝方式,仪式之后,都会殊途同归地化为六个字,“大家吃好,喝好。”

传统的灯酒有九大簋,寓意长长久久。菜也很有讲究,这九个菜,每道菜都包含着一个美好的祝福。比如焖猪手叫手足同心、莲子汤叫莲生贵子。具体选什么菜多少道菜,主要是看主家的意愿。但不管选什么菜其中肯定会有一道芽菇。芽菇又叫慈 菇,在粤语中有代表男丁的意思。

正月里游客在广东一些酒楼常会看到“某府开灯宴”的指示牌。听当地人解释后忍不住问,那如果生的是女儿呢?笔者有个朋友当时苦笑着回答:那就什么都不用做,我母亲生了我们三姐妹。

我父母最后从广西那边领养了一个儿子,他对我父母并不好,但家里房子什么还是全部都归他,村里分红那些的他都有。朋友接着告诉我们,他们村里老人说在旧社会家里添了男丁没有摆灯宴,就表示没有认籍,不被承认是本宗男子,祠堂更不会分猪肉给他。

说到底不就是重男轻女吗!难道没听说过,在江浙一带的农村里,早在十几年前女儿就跟儿子一样上族谱了。朋友已经三十多岁了,按她的年龄,说的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应该不会有这类事发生了。但是开灯宴在每年的正月还是经常可以见到。

广东人点灯风俗

广东人点灯风俗

广东人点灯风俗,农历正月初二到十六的时间,在玉林的年俗中,是挂灯节,而挂灯节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到社头、祠堂和自家厅堂挂灯。以下分享广东人点灯风俗。

广东人点灯风俗1

广东某些地方正月的开灯宴,是为了庆贺什么?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的出生是头等大喜事。每一家都会用各种方式庆贺新生命的来临。一般不外乎四种:出生三天的洗三;满月摆场满月酒;百日设个百日宴;一周岁让孩子抓周。但在广东这边有些村镇还有一种庆祝方式,就是孩子出生后的来年农历正月摆一场开灯宴。

粤语中“丁”与“灯”同音,添灯即为添丁。广东某些地方添了男丁的家庭就用“点花灯”来庆祝添丁之喜、庆祝后继有人、同时也祈求家族人丁兴旺。整个过程分三个步骤:点 灯,开灯,结灯。

家里生下男孩,长辈就会去纸扎店订制纸灯。正月初一“点灯”,把这些纸灯悬挂在家中、本家宗祠、本村庙堂,由爷爷点亮花灯。纸灯八角形,外面描花贴画,里面吊着一个盛油的小碟用来点亮发光,下方挂着几个小纸袋,里面装着红枣、花生、桔子、慈菇等寓意美好的物品。在宗祠悬挂时,还要将男孩的生辰八字和名字录入族谱。

接着就摆开灯宴,正月初二至十五的某一天,具体哪天主家自己定,邀请同族和亲戚朋友饮灯酒。也有一个村或者一个家族一起摆开灯宴的。“结灯”就是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把所有花灯取下来升天(就是烧掉),向天祈福。

其中的重头戏是开灯宴。“饮灯酒”是广东一些地方必不可少的春节活动之一,称为“贺灯”。亲朋好友要给“灯仔”送压岁包或者“红袍”(红色的衣服),主人家也会给予回礼。“灯酒”一般是摆在村里的祠堂或者酒楼。中国作为一个以食为天的民族,对于任何喜事的庆祝方式,仪式之后,都会殊途同归地化为六个字,“大家吃好,喝好。”

传统的灯酒有九大簋,寓意长长久久。菜也很有讲究,这九个菜,每道菜都包含着一个美好的祝福。比如焖猪手叫手足同心、莲子汤叫莲生贵子。具体选什么菜多少道菜,主要是看主家的意愿。但不管选什么菜其中肯定会有一道芽菇。芽菇又叫慈 菇,在粤语中有代表男丁的意思。

正月里游客在广东一些酒楼常会看到“某府开灯宴”的指示牌。听当地人解释后忍不住问,那如果生的是女儿呢?笔者有个朋友当时苦笑着回答:那就什么都不用做,我母亲生了我们三姐妹。

我父母最后从广西那边领养了一个儿子,他对我父母并不好,但家里房子什么还是全部都归他,村里分红那些的他都有。朋友接着告诉我们,他们村里老人说在旧社会家里添了男丁没有摆灯宴,就表示没有认籍,不被承认是本宗男子,祠堂更不会分猪肉给他。

说到底不就是重男轻女吗!难道没听说过,在江浙一带的农村里,早在十几年前女儿就跟儿子一样上族谱了。朋友已经三十多岁了,按她的年龄,说的应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应该不会有这类事发生了。但是开灯宴在每年的正月还是经常可以见到。对此,你有什么想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看法。

广东人点灯风俗2

正月初十风俗民俗盘点 挂花灯寓意家族添丁

正月初十的到来,代表着人们要去了解这个节日的特点,以及这一天的风俗民俗,因为每个节日的文化不同,盘点不同的节日文化和风俗,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挂花灯、焚香和敬纸灯时这一天一定会做的事情,这是深入文化的重要步骤。

正月初十风俗盘点

正月初十的时候,有挂花灯、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灯风俗。因为这一天是石头节,人们会用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农历大年初十,中国民间认为是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挂花灯寓意添丁

在初十的时候,人们还会去挂花灯,但是挂花灯也被大家称作是添丁灯,代表的是家族中能够添丁,添丁灯的叫法,源自粤语的发音中灯和丁相近,添灯寓意着添丁。

过去,在珠村,村里人家若有男婴降生,等到正月初十,便要有家人同去社稷坛上挂上花灯。有心的长辈,还会特意在花灯上写上新丁的名字。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是关乎传代的大事情,村里负责记录族谱的长者会记录下新丁的名字,从此便算在氏族中有了名分。

此日挂花灯注意事项

在初十的时候挂花灯,人们需要注意氛围挂和落灯酒两次,这两个是需要区分开的,虽然说不需主家发帖邀请通知,到了农历正月初十这一天,亲友和邻居们会送上礼物、红包前往致贺,共饮同欢。

到了正月十六,生育有男孩的家庭照例摆落灯酒。花灯酒期间,有些想早得子孙的妇女,会于晚间潜入社庙和祠堂,偷取一些灯带回家放在房中,祈求早生贵子。而挂灯人家,则于白天重新挂上更多的新灯带供别人偷取。

广东人点灯风俗3

点灯这一习俗,是为了祈福还是驱鬼,不了解这些可能会惹上麻烦

点灯这个习俗一般在广东地区比较常见,但是一般都是在女士生孩子后进行的一项活动。这生子点灯的主要寓意为顺顺利利,健康成长。还有一种点灯就是办喜事时会点灯,这个寓意不言而喻,一般都是希望新婚夫妇有红红火火,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是比较常见的点灯方式,但是在巴渝地区,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有一种不常见的点灯方式。那就是在大年三十点灯,或许在其他地方这不叫点灯,而且点灯的方式和广东地区的点灯方式是不同的。

不仅方式不同,而且目的和寓意也不同。广东地区主要是为了庆祝,而巴渝地区主要是为了祭祀。而这种与我们所熟知的祭祀也不是很相同,普通的祭祀是为了祭祀我们的已逝去的亲人,帮他们点燃香烛,以表追悼之情。但是我们很多人都不知道,还有一种比较古老的'点灯仪式。

这种点灯仪式可进行也可不进行,因为它不是为了悼念我们的逝去的亲人,而是给一些不认识的过路鬼魂点的灯。在大年三十晚上,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也会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点香烛。但是一些老长辈会在屋外的马路边上点几根香烛,甚至会盛一碗饭倒扣在地上,他们管这个叫点灯。

记得每年回老家过年,吃完团圆饭后,奶奶都会一个人拿着香烛和一碗饭出去,以前总是好奇那是在做什么呢?后来问大人,他们说那是给过路的鬼魂点个灯。当时也没明白,为什么要给他们点灯呢,又不认识。

长大了渐渐的明白,那就像是给没有家的人一点施舍或者说是温暖。因为世间总有被抛弃的人,而鬼魂也是一样的,也会被人遗忘,没有人为他们点燃香烛,更不用说有祭祀品去祭祀他们。所以我认为这是老一辈人对那些无家可归的鬼魂的可怜吧。

不过也有另一种说法,就是让那些迷路的鬼魂找到回家的路。其实我认为不管是哪种原因,这都是人类的一种善良的表现方式,对亲人也好,对陌生人也好,都有一种尊敬的意义在里面。但那都是过去的做法了,现在基本上没有这种说法了。倒是有另一种说法,不是为了祭祀,而是为了守岁。

在农村过年,在除夕都会通宵点灯,家家户户出除夕都是灯火通明。以前没有电灯就是用煤油灯,而且家里火炉的烧得旺,整个村子显得很光亮。这个习俗是由守岁而来,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农村除夕都会睡得很晚,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或是做一些春节小吃,通常很晚才睡。

守岁这个习俗的由来已经很久了,据记载南北朝时就开始有了。我们家乡一直就有“三十晚上的火要旺”的说法,所以在除夕家里灯会一直亮着直到天亮,而且家里通常会多准备一些烤火用的东西。这是表达对逝去岁月的留恋和对新年的美好期望之情,有辞旧迎新的意味。

记得小时候家里吃完年夜饭,就会贴春联放烟花,平常都会很早要求小孩睡觉,但是在除夕却鼓励小孩熬夜,而且谁能坚持就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压岁钱。并且父母总会说过了今晚你就大一岁了,要更懂事,不能再调皮,其实这是在告诫我们要珍惜光阴。

不管你是在哪个地方,听着哪一种点灯方式,那都是一种传统,都是一种好的祈福方式。祭祀也好,祈福也好,都体现出了我们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深奥与久远,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北京正月初一烧香祈福的好地方

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头一天,不少善男信女会选择这一天前往寺庙烧香祈福,为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如意,这个时候,全国各地的寺庙宫观往往是香客汇聚,香烟袅袅,好不热闹。那么就让 老黄历 为你盘点, 北京 地区正月初一烧香祈福好地方。

雍和宫:男雍和烧香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28号

“男雍和,女红螺”,是北京民间广为流传的说法,指男子去雍和宫祈愿好,女子去红螺寺祈愿最佳。在建筑格局上,雍和宫地势由北向南依次升高,最北边绥成楼的殿基高出雍和门近两丈,这种有违中国传统建筑的格局设计,是出于风水压胜的考虑。

据说不少人到雍和宫许愿后都实现了愿望,通过口口相传,使雍和宫的名声在外,也让它成为北京香火最旺的寺院之一。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的日子,更是人满为患。

红螺寺:女红螺祈福

地址:怀柔区红螺东路2号

“男雍和,女红螺”,女子祈福可以选择这儿。另外,红螺寺也是求子庙。

红螺寺是中国北方 佛教 的发祥地,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住持多由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祖师住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净土宗的最后两代祖师均与红螺寺有缘,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卧佛寺:求事业学业

地址:海淀区香山寿安山南麓北京植物园内

坊间有趣谈称,卧佛寺的“卧佛”与“offer”发音相近,因此去卧佛寺烧香请愿在申请出国留学和大学毕业找工作的人中已经流传了很多年。

而正儿八经地从历史渊源上看,卧佛寺与“留学”的渊源很早就有了。去西方取经的玄奘算是古代最有名的“留学生”了,而卧佛寺的前身“兜率寺”就是玄奘归国后大兴庙宇时所建。

孔庙:求考学升迁

地址:东城区国子监街13号

皇家祭孔地。北京的孔庙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祭祀圣人孔子的地方,在这里求学业和仕途升迁自然是好。

庙宇受历代文人学子庇护。孔庙先师门内两侧有元、明、清进士题名碑198块,题刻着历代进士5万多位,代表着历史上功课出色、才华出众的学子。孔庙国子监外有一条石桥,上面绑满了红色的祈愿牌,都是希望学业精进,或者职位升迁的虔诚者所系。

潭柘寺:求官运亨通

地址:门头沟区东南部潭柘山麓

潭柘寺因为烧香而备受皇家恩宠。康熙至光绪200多年间的皇帝,都曾来寺中敬香礼佛,官宦大员们也将潭柘寺作为进香的首选之地,以保官运亨通。寺院依山而建,坐北朝南,背倚宝珠峰,又被回龙、虎踞、捧日、紫翠等九座山峰环护,为风水宝地。每逢 春节 前后,来这里烧香拜佛的人很多。

万寿寺:祈福与祝寿

地址:海淀区西三环路紫竹桥东北

明清两代皇家祈福祝寿地。清乾隆年间,高宗将万寿寺定为皇太后祝寿的场所,乾隆曾三次在这里为其母祝寿。寺里不点香火,不需还愿。祈福的人只要在红色的祈愿牌上写下名字,愿望就能留在寺中得到永久庇佑。因此连寺内古树外面保护栏上都挂满了密密麻麻的红色护身符。

颐和园昆明湖沿长河流到永定河是一个龙的形状,颐和园位于龙眼,万寿寺的位置则在龙颈,保佑洪福齐天。

妙峰山:求子求健康

地址:门头沟区妙峰山风景区

宫俗称娘娘庙,久负盛名。供奉着以“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为首的五位娘娘,其他四位即子孙娘娘、送子娘娘、斑疹娘娘、眼光娘娘。地藏菩萨、药王、广生(文生)、财神分别在她们的左右和座下供职。

明代崇祯年间起,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数十万善男信女汇聚妙峰山,朝顶进香。清《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属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幅辏,车马喧闹,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对此进行了专门调查,出版《妙峰山进香专号》。

白云观:祛病消灾延年益寿

地址:西城区复兴门外白云路东侧

老北京有这样的传说:“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石猴便成了神仙的化身。每年农历破五,都会有许多人到白云观排队等待着摸石猴、打金钱眼,每日人数甚至过万。

白云观是 道教 全真三大祖庭之一,丘处机的遗骨便埋葬在殿香案下石座内。因此在这里求签许愿是全国出名的。白云观是难得的一座“真庙”,即由道士自己管理的道观,因此生机,香火不断。

妙应寺:意料不到的应验

地址:西城区阜内大街171号

妙应寺为元朝的皇家寺院,供奉佛舍利以及香塔、佛经等佛教圣物。元成宗时,寺内香火极为旺盛,在元贞元年由皇帝主持的“国祭日”佛事活动中,参加者竟达七万之众。正如其名“妙应”,据说妙应寺白塔会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实现愿望。

大觉寺:平安符保平安

地址:海淀区苏家坨镇北安河乡

大觉寺的平安符一直都很受欢迎,寺庙门口挂满了人们祈福的红色平安符。绕寺。环绕全寺有两道泉水,在龙王堂前积成龙潭,佑护着寺庙的生机。迦陵舍利塔守护寺庙。位于寺庙最高处藏经楼院内,供奉的是清代雍正年间寺内住持迦陵禅师的墓塔。

大觉寺的位置地形奇巧神秘。大觉寺倚建的山峦恰似一头卧狮,而莲花、善照两个配寺耸立在东西两个圆形山包上,有人用“狮子滚绣球,一佛二菩萨”来形容。

农村点灯花有什么讲究

点灯花---保定阜平春节习俗

北京保定一带,春节多有捏灯花点灯花祈福的习俗。而灯花的燃放时间、叠制方法和使用材料等又因地而宜,各有不同。有一年在保定阜平过春节,于是对当地点灯花的习俗就有了一些了解。大概最初的灯花是用香油浸了放到灯碗里燃烧,所以叫灯花。现在当地点灯花的风俗还保留着,只是形式演变了不少。在这里,就我所知道,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当地灯花所用材料,为五色皱纹纸。计有红、紫、黄、蓝、绿等色。一般在除夕晚上,忙完年后,开始捏灯花。正月初一早晨天亮前点灯花。捏灯花前,先将五色纸裁成约15公分长5公分宽的长条,然后沿纵线对折。捏灯花之前,必须先洗手,以示尊敬。捏时,将五色纸缠于右手食指上,用左手捏住纸的两端,拧上多半圈,就成为一个灯花。随即用右手拇指将灯花打结处压在食指上轻轻捏一下,将灯花定型。然后对着灯花轻轻吹口气,再将之放入簸箕中。晚饭过后,一家人盘腿坐在炕上,边捏灯花边谈论着去年得失明年生计,聊着不知从哪儿听来的奇闻趣事,其乐也融融。

初一早晨,天还没放亮,一家人就要起来点灯花了。这项活动一般由家中长辈女性(如奶奶、妈妈)主持,孩子们配合。预先准备一双筷子(要求干净干燥)、一支红色蜡烛和一个瓷盘(亦要求干净干燥)。先由奶奶(或妈妈)点燃蜡烛,交入孩子手中,总要再三叮咛几遍:“可不敢灭了!可不敢灭了!”于是,孩子们就小心翼翼地捧着那团圣火,跟着奶奶(或妈妈)开始点灯花。点灯花时,奶奶(或妈妈)用筷子从簸箕中夹起九朵灯花(因九为阳数),一般五色要全,在烛火上点起,必恭必敬地放到屋子的每个角落及屋中央。点起之后,大人孩子要一起轻声念诵:“灯花明,灯花灵,照到哪里哪喜庆”等吉利的话,一直到灯花自然燃灭,再进行下一处。点灯花的顺序,一般是从内到外。即先从卧室点起,再堂屋,再庭院水井等。不方便直接点放灯花的地方(如炕上等),就将点起的灯花放入干净的瓷盘中,再将瓷盘放到要点灯花的位置。关键的原则在于要全,不落项。外面住宅地基的四角以及附属建筑如厕所猪圈牛棚鸡窝等处都要点灯花祈福。

点完灯花,才开始煮饺子。吃完早饭然后拜年。

题外:各地过春节的习俗当真是千差万别,如八仙过海,各有各的一套。例如保定阜平从大年三十开始就一天吃两顿饭,美其名曰:给游玩多留出点时间来。他们连年夜饭都不吃,更别提大年三十吃饺子了!不过那里拜年的习俗比较正常,比较人性化。初一去长辈家走动走动,道声过年好,就过去了。不象冀中石家庄赵县,大年初一拜年,必须磕头。那一天,只要在村里任何地方(厕所除外,因地方太小,磕不下去)第一次碰上任何长辈,就得一个头磕在地上,叫一声:某某爷/某某叔/某某婶,给您拜年了!男丁从七八岁就开始执行,一直磕到死。女丁免磕,直到嫁人。嫁人后随老公磕去,不过还是有优惠政策:只磕婆家的,本家的免礼。她本家的慰问工作也得让倒霉的老公去做。每每此时,直让人后悔为何不能生为女儿身!所以,大年初一早晨穿新衣,往往没有男丁的份。最起码裤子要来一条有战斗力的:总不能头还没磕完呢,就透亮了吧?也总不能新裤子穿第一天就退休了吧?诚如是,把你骂死的,不是老娘就是新娘,信不?爷们儿,大过年的,还是受点委屈,还穿咱的乞丐裤吧!

标签: 正月初一点灯祈福

                        👉注意《在线测算》付款后显示结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